当前位置: 首页 >> 正文
第100课:黄霸:治为天下第一
作者:王冬老师廉洁课     发布时间:2022-01-03     信息来源:      阅读次数: 【关闭】

王子曰:史学家班固在《汉书•循吏传第五十九》中评价“自汉兴,言治民吏,以霸为首。”“以外宽内明得吏民心,户口岁增,治为天下第一”的是西汉的黄霸,虽然其在晚年丞相任上的几年作为不显,但是作为治理多个地方的地方官政绩卓著,被皇帝下诏称颂为良吏中的最优秀者。值得称奇的是,他以买官走上仕途,却成为亲民之官,真可谓官场中的异人。

黄霸(公元前130年~公元前51年),字次公,淮阳阳夏(今河南太康)人。历史记载武帝末补侍郎谒者,后任河南太守丞。宣帝时,任扬州刺史、颖川太守。后为御史大夫、丞相,封建成侯。

黄霸少学律令,醉心仕宦,由于汉时并无科举制度,汉武帝为缓解财政困难,曾发布诏令,凡是向国家贡献财产的可以给官做。黄霸买了一个小官,又因被哥哥的事情牵连很快丢了官,后来他再次用粮食买了一个卒史,后世买官者一般为的是捞钱和享受,故此当官之后,很少不胡作非为的,把捞钱和享受当作主要目的。但黄霸却怪得很,他喜欢当官,但不胡作非为。起初他的上司看不起他的买官行为,总安排他干繁杂却不容易出成绩的任务。黄霸却丝毫不恼怒,勤勤恳恳,兢兢业业,做事上手很快,由于他能把工作干得很出色,得到下属敬重,上司也转变态度,对他赞赏有加,一再向上举荐。三十三岁的时候,黄霸就当上河南太守丞,位置很高了。

汉武帝后期制定了极其严酷的法令,同时建立了察举制度,喜欢任用酷吏,以严刑法。昭帝继位后也没有大的改变,酷吏升官很快,大家迎合皇上旨意,就以在执法上能尽量采用严刑酷法作为一种有才能的表现,以能吹毛求疵作为衡量能力的标准。而黄霸在断案实践中却崇尚仁政,反对酷刑,他对疑案坚持从轻处理,他主张对犯罪实行外宽内明,教化为先,把重点放在防患于未然上。黄霸为官,百姓拥护,朝廷满意,属下悦服。

汉宣帝上台后下诏尊崇汉武帝,群臣纷纷拍马屁赞成,但朝中夏侯胜极力反对,认为武帝对百姓没有恩泽,不能另立庙乐。黄霸因为倾向夏侯胜的主张,二人被弹劾后都定了“大不敬”罪,按例要把二人问斩并夷其三族。幸运的是因为汉宣帝仍心存犹豫,二人只是在牢里蹲了两年,后来因天灾大赦得以出狱。在狱中,黄霸心态如常,在等待死刑执行时,主动提出拜夏侯胜为师,向其学习《尚书》,践行着“朝闻道,夕死可矣。”的信念。

出狱的黄霸后任扬州刺史、颖川太守,在任期间,大放异彩,《汉书•本传》记载他“使郵亭乡宦皆畜鸡豚,以赡鳏寡贫穷者。然后为条教,置父老师帅伍长,班行之於民间,劝以为善防奸之意,及务耕桑,节用殖财,种树畜养,去食谷马。米盐靡密,初若烦碎,然霸精力能推行之。”“霸以外宽内明得吏民心,户口岁增,治为天下第一”。

黄霸的治理方式主要是依靠着自己的聪明才智,让属下不敢胡作非为;同时他非常勤政,能够留意到施政的方方面面,让老百姓能够普遍从中得利,而尽量避免有人不合理地受到损失。他安排驿馆、乡里治所都喂养鸡猪,以便赡养鳏寡贫弱的人;当他得知治下某地有孤独老人去世,而没有后人来安葬时,他就亲自督管办理此事,他指示属下说,哪个乡里治所的大树可以砍伐作为棺木,哪个驿馆饲养的猪可以用来祭祀等,郡内官吏依言前去,跟黄霸所说一言不差。诸如此类,不胜枚举。虽然这些事情都很繁杂琐碎,黄霸却不厌其烦,用心处理,办理得井井有条,以至于属下对他敬若神明。

在颍川任上他还留下了智判妯娌争儿案的著名判案典故。史载颍川在黄霸的治下“田者让畔,道不拾遗,养视鳏寡,赡助贫穷,狱或八年亡(无)重罪囚,吏民乡(向)于教化,兴于行谊(义)。”可谓地方大治,民众得福了!后来黄霸升为丞相,时年77岁,在丞相任上却没有出色的表现,82岁的时候老死于任上,谥号定侯。

黄霸是个奇人,奇在他醉心于做官,甚至为此两次自费买官,但却不是为了当官发财,这可称得上是廉,他是真心想在官的位置上为国出力,为民造福,而且他也做到了并做的十分出色,这可称得上是能,官员廉能兼具是很不容易的。他能事必躬亲,事无巨细,件件事情做的有条有理,可见他不是高高在上的官,是个能体察民情,了解情况的官,他的为官之举实用便民,不是值得我们当代人去体会去学习吗?